雪域高原上的“人保温度”:守护、担当与创新

2025-10-13 10:20   来源: 互联网

每一次灾难的考验都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人性的光辉与责任的担当;每一项惠民举措的落地,都似一缕春风,吹拂着高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每一个扎根乡村的身影,都像一颗星辰,照亮了乡村振兴的漫漫征途。

中国人保,作为国有金融央企,在西藏这片土地上,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守护与担当,书写着一场关于生命守护、乡村振兴与服务民生的宏大叙事。

地震来临时 守牢灾害防护网

2025年1月7日9时5分,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强烈地震。地震发生时,吴坚刚起床准备洗漱,突然感觉头晕,紧接着整个房子剧烈晃动。她意识到这是地震后,快速跑出房间。外面非常混乱,有人裹着被子跑到空旷的地方,瞬间有很多房屋倒塌了,车子也被压在废墟下。

28岁的吴坚,是土生土长的定日县措果乡人。22岁时,大学毕业的她加入人保财险西藏日喀则市定日营销服务部,成为一名年轻的负责人。这是吴坚第一次以中国人保员工的身份面对如此剧烈的地震:“镇静下来后,我赶紧联系同事询问他们的平安,紧接着给县政府工作人员打电话,表示人保将积极配合政府做好抢险救灾工作。”

地震30分钟后,中国人保将首笔5万元赔款送达遇难孩童家属手中。人保财险日喀则分公司负责人次罗介绍:“我们10天内完成了民生类险种赔付,累计受理报案3.02万件,支付赔款1.68亿元。”高效的理赔背后,是无数人保系统干部职工面对震级高、破坏力大、余震频繁、高寒缺氧、交通通讯中断等多重挑战,主动请战、逆行而上的结果。

地震应急响应期间,中国人保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加快保险理赔进度,支持灾区恢复重建”部署,组织日喀则分公司118名理赔骨干赶赴震中,统筹调集其他地市46名支援力量、14名客服及55辆查勘救援车连夜驰援;青海、四川、云南分公司组建22人跨省支援队伍千里奔赴。

“我家的房屋完全倒塌了,牲畜也损失了98只,所有的损失共计获得赔款15万多。”定日县长所乡嘎点村村民扎西介绍说:“经历了这次地震,我才体会到保险的重要性。”

长所乡古荣村的受灾村民旺加表示:“这次地震灾害,人保共赔付了40多万元,现在我们住进了新房子,是政府统一规划建设的抗震房,比以前的土房子结实多了。人保赔的钱加上政府补贴,让我们不仅住进了新房,更稳住了日子,现在心里踏实多了。”

远方为村民地震前的土房,近处为地震后搭建中的新房屋

在灾后恢复阶段,保险理赔成为群众重建家园的重要支撑,而中国人保又在重建家园的过程中发现了新的风险点。定日县县委书记陈明祥介绍:“考虑到长期且繁重的安置工作及严寒天气,人保向我们从事安置重建工作的政府部门干部职工、公安干警、县乡村基层工作人员捐赠了雇主责任险,每人提供身故残疾保障30万元、医疗保障1万元。”

雇主责任险之外,中国人保还为受灾地区22个乡安置点投保公众责任险,累计提供1.9亿元风险保障。中国人保表示,未来将继续配合地方政府总结灾害应对经验,研究推进巨灾保险制度,探索建立更有效的财政支持下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为未来应对大灾风险提供更稳定、可持续的保险保障建言献策。

驻村工作忙 绘就乡村新图景

在西藏自治区广袤的大地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远离城市的喧嚣,扎根乡村基层,为促进当地发展、改善民生、维护稳定默默奉献,他们就是西藏驻村工作队。

自2011年西藏自治区启动“创先争优强基础惠民生”活动以来,中国人保积极响应自治区政府号召,人保财险西藏分公司累计派出14批、8个驻村工作队、400余人投入到驻村工作当中,履行国有金融央企职责,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在日喀则市拉孜县锡钦乡岗西村,驻村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巴桑一待就是5年多,驻村期间为种草喜马拉雅公益项目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岗西村种植绿麦草不仅能防风固沙,涵养水源,改善土壤环境,还能给牧民提供牧草资源和就业机会,增加收入。

然而,村里没有财务相关的人才,也不知如何与基金会打交道,所以一开始对参与项目很犹豫。此时巴桑挺身而出:“我在人保有相关工作经验,公司还有团队支持,经过我们各种测算,为村里做了一套专业的可行性方案,最终得到了该基金会的认可。”该种草项目落地岗西村后,不仅让村民增收,每年村集体经济的分红也增加了三十余万元。

在山南市错那市,中国人保有三个驻村点,分别是德吉村、年扎村、罗堆村,其中罗堆村海拔最高有4200米,德吉村、年扎村平均海拔在3600米左右。每个村有2名驻村干部,目前共有6名西藏分公司人员在一线服务群众。

针对村里抗风险能力弱,部分基础设施有待提升的情况,2022年初至今人保财险西藏分公司出资60余万元,用于三个驻村点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水源点及供水设备维护,服务活动场所改造,办公条件改善,牲畜饮水入圈,农用机械设备升级等事项。

中国人保为德吉村研磨糌粑升级的农用设备

此外,工作队深入挖掘当地资源,充分利用好现有资源,以投资入股型、固定资产出租型等形式发展村集体经济。截至2024年,德吉村、年扎村、罗堆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2021年分别增加12000余元 、12000余元、7000余元。

王队长介绍:“我们驻村的这些日子里,能感觉到村‘两委’班子思路更开阔、干劲更足了;村里居住环境有了明显改善,村民的精气神也更好了。当然,很多工作还在推进中,效果有待进一步显现。”

服务创新曲 惠民工程提质效

作为一家有责任的保险公司,中国人保始终将人民百姓放在第一位,着力促进民生服务提质增效。在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江孜县,中国人保将金融保险服务与群众需求、社会治理深度绑定,用创新实践打造出惠民服务的“江孜样板”。

一进江孜县警保联动便民服务站大厅,就能看见综合岗、制证岗、档案岗、两个教育、保险业务、税收岗等一系列业务柜台,流程清晰明了,大大减少了群众“多头跑、反复跑”的烦恼。

“以前去市里办和车相关的业务,得跑90公里,现在县里有了这个警保联动服务站,仅需15分钟就可以办完,路上节约了很多时间,流程上也快了很多。”在江孜县警保联动便民服务站,一位正在给公司车辆上牌照的办事人员如是说。

中国人保江孜县警保联动便民服务站

江孜县地处西藏南部,是日喀则市东部片区的核心县域之一,辖内共有1个镇,18个乡,155个行政村,常住人口6.8万。为让群众办事少奔波,人保财险江孜支公司联合县公安局设立了全区首家县级警保联动便民服务站,率先实现县域机动车注册、检验、过户、缴税、投保“全流程一站式办理”。

为了让服务更贴合高原群众的需求,服务站还配备了藏汉双语工作人员,针对部分老年群众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情况,工作人员会全程帮办、代填信息。人保财险江孜支公司经理索朗加措介绍:“以前群众要跑四个地方,现在来服务站一个地方就可以办好。目前我们仅电动车上牌业务就办理了800余辆,服务群众超过1500人次。”

便民服务“不打烊”,金融守护“有温度”。人保财险江孜支公司还联合热龙乡政府创新打造“人保红色驿站”,站内设置理发区、阅览室、母婴室、旅客生活服务区及休息区,为过往游客、交通警察、环卫工人等户外工作者及“新市民”群体提供免费便民服务。

“红色驿站”既是遮风避雨的物理空间,也是传递善意的温暖纽带,还是保险知识宣传教育的服务站。索朗加措介绍:“我们利用‘红色驿站’、村级服务点、微信群等渠道,常态化开展‘保险进万家’活动,发放藏汉双语宣传册,播放短视频,传播保险知识,现在越来越多群众主动来咨询农房险、医疗补充险,保险意识明显提升。”

目前,中国人保已在江孜县19个乡镇、155个行政村建立了广泛的服务网络,通过“三农”服务点和乡镇级农保员机制,把保险服务送到田间地头。聚焦政策性农业保险、农房保险、乡村振兴保等产品,中国人保累计为数万名农牧民提供风险保障,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中国人保在西藏自治区的故事,远不止于保险主业。它是在灾难降临时,第一时间伸出的援手和送抵的希望;是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与当地百姓并肩前行、共绘新图景的坚实脚印;更是在日常生活中,让群众少跑一趟路的贴心服务。

这一切,共同编织成一张牢固的金融防护网,守护着雪域高原的万家灯火,也诠释着“人民保险,服务人民”的不变初心。


责任编辑:胡编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美妆芭莎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美妆芭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