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焕新的“中国答卷”:“朱炳仁·铜”感恩贵人节的文化创新

2025-11-16 12:46   来源: 互联网

当青铜文明的千年回响邂逅当代情感诉求,当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铜雕技艺”的匠心坚守碰撞产业融合浪潮,作为该技艺的保护与传承品牌“朱炳仁·铜”,以首创“感恩贵人节”给出了一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答案。这场在无锡灵山胜境启幕的文化盛事,既是近150年传承品牌的自我突破,更是文化企业深耕传承、赋能文化发展的标杆实践。

1763256434830428.jpg

“朱炳仁·铜”首届“感恩贵人节”活动现场

1763256461143301.jpg

各位贵人如约而至,齐聚一堂

价值锚点:让文化根脉对接民生需求

文化传承与产业升级的发展方向,需要富有活力的文化企业用扎实实践落地生根。“朱炳仁·铜”深耕中华“礼”文化根脉,从五千年青铜文明中汲取灵感,深挖“贵人”理念的当代价值,首创“感恩贵人节”,精准回应了当代群众对高质量精神文化生活和情感表达载体的需求。

1763256480594611.jpg

中国铜艺大师朱炳仁、“朱炳仁·铜”品牌创始人朱军岷亮相现场

活动以“有贵则灵”为主题,通过“招贵运、显贵雅、藏贵器、成贵局”四大篇章,构建起听、触、食、观、悟的多元感官体验体系,让抽象的传统文化转化为全民可参与、可感知的文化实践。实践证明,文化企业唯有将核心价值与社会文化诉求深度融合,才能在传承创新中实现自身发展,为文化繁荣注入源头活水。

1763256498353856.jpg

明星藏家汤镇业、文静夫妇收藏马年作品《鸣扬天下》

1763256512844644.jpg

香港著名堪舆学家麦玲玲收藏“仁彩十二式”《国色天襄》001号

非遗焕新:破解“曲高和寡”的创新之道

非遗的生命力在于创新,传承的关键在于“活在当下”。拥有近150年传承史的“朱炳仁·铜”,始终探索铜雕技艺与当代生活的连接点,成功跳出“博物馆式传承”的局限,实现这门古老技艺从“小众欣赏”到“大众共鸣”的跨越。

1763256538310615.jpg

“朱炳仁・铜”×周大生马年金品《马到功成》

1763256554571517.jpg

常沙娜×朱炳仁巨匠联袂新品《霓裳天马》

活动现场,一系列创新作品成为焕新实践的生动注脚:与周大生跨界联名的《马到功成》金品,实现铜雕技艺与黄金工艺的完美融合;常沙娜与朱炳仁联袂打造的《霓裳天马》,以艺术语言诠释马年吉祥寓意与深厚的“贵人”文化内涵;创新铜花丝技艺的《花丝金花瓶》国礼作品,以及仁彩十二式《河清海晏》系列新品,将工艺美学与文化表达推向新高度。

1763256570123974.jpg

“朱炳仁·铜”国礼作品《花丝金花瓶》

1763256582555461.jpg

朱炳仁作品 《河清海晏》四色孤品系列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铜雕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朱炳仁携《国色天襄》亮相,以东方中国红与经典天球瓶器型传递美好祝愿,许下“十二年之约”,彰显品牌对技艺传承的长期主义坚守。这种“守正不泥古、创新不离根”的实践,破解了非遗“曲高和寡”的难题,形成了可借鉴的“朱炳仁模式”。

1763256598676611.jpg

朱炳仁现场分享“仁彩十二式”创作理念

1763256610459871.jpg

朱军岷介绍《河清海晏》至尊版与《国色天襄》

产业融合:构建“文化+文旅+消费”闭环

文化的影响力需要传播载体,非遗的生命力需要市场滋养。“朱炳仁·铜”首创“文化IP+文旅场景+消费闭环”模式,实现文化价值、社会价值与市场价值的有机统一。活动选址无锡灵山胜境这一文旅地标,将文化活动与文旅场景深度绑定,让参与者沉浸式感受铜雕技艺的魅力与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

1763256631993561.jpg

“朱炳仁·铜”×中国钱币博物馆联袂打造艺术品《金枝满财》

1763256668683584.jpg

朱军岷作品《瑞合呈祥》

线下活动落幕后,品牌通过“谢贵人·分享有礼”“抽黄金·满额即享”等在线线下联动活动,持续带动感恩话题升温,将节日效应转化为持续的文化影响力与市场活力。这种闭环模式既让铜雕技艺产生了实实在在的市场价值,又赋予传统文化广泛而持久的传播动力。

明星藏家汤镇业、民俗文化专家麦玲玲等各界人士的参与,更让活动突破圈层限制,扩大了传统文化的覆盖面,进一步提升了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影响力与认同感。

文化自信:从非遗传承到文化深耕

在文化发展的征程中,每一个文化企业都是参与者、建设者。“朱炳仁·铜”的实践,彰显了中国文化企业的责任与担当,传递出文化自信的基层力量。

从近150年的技艺传承到“感恩贵人节”的文化创新,从铜雕技艺的坚守突破到产业融合的模式探索,其用行动证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不竭源泉,非遗不只是尘封的历史遗产,更是充满生命力的当代文化资源。

1763256689457178.jpg

朱炳仁作品《鸿运吉祥系列》

1763256700234652.jpg

朱炳仁作品《燃烧的向日葵系列》

作为非遗焕新与文化创新的行业标杆,“朱炳仁·铜”的探索为同类文化企业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期待更多文化企业扎根传统、立足时代,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道路上勇毅前行,让更多非遗技艺在当代绽放光彩、走向未来,为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责任编辑:qbqsn110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美妆芭莎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美妆芭莎网